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阜新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。
一、2014年工作回顾
过去一年,我市面临的经济形势严峻复杂,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人大、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我们紧紧团结全市各族人民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全力以赴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,全市经济社会实现稳步发展,转型振兴迈出坚实步伐。
预计地区生产总值626亿元,增长4.5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.2亿元,增长1%;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,剔除不可比因素增长2.3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.4亿元,增长12.5%;实际利用外资2.5亿美元,增长21.9%;内资到位额310亿元,增长10%;出口总额3亿美元,增长12.5%;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250元、10527元,分别增长10%。
——项目建设取得较大进展。新开工投资五千万元以上项目261个,其中亿元以上114个;竣工投产248个。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取得突破,总投资36亿元的鑫河LNG、15亿元的大金提质改造等项目开工,24亿元的兴隆CBD二期、12亿元的香港豪德商贸城一期等项目竣工,总投资23.4亿元的辉山系列项目部分投产。这些项目为带动投资、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。合资合作取得新进展。广厦与宝钢合作、总投资40亿元的建筑产业基地,环宇与中航合作、总投资15亿元的液压支架项目开工;永生与徐工合作、总投资30亿元的整车装备,睿利与中冶合作的热镀铝生产线项目前期进展顺利。这些项目为提升产业水平、构筑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招商取得新成效。以央企、民企、沪企辽宁行为契机,以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区为重点,深化招商合作。分别投资30亿元的天士力产业园、红星国际广场、国际金融港,15亿元的中天钛业、5亿元的东北特钢等92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。这些项目为培育新增长点、促进产业多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经贸合作得到加强。成功举办玛瑙博览会、皮革展销会等活动,组织参加广交会、高交会等外贸展会,充分利用韩国周、华商年会、台联台盟等推介活动扩大对外合作。
——产业集群建设扎实进展。大唐煤制天然气项目重组稳步推进,瀚石钻机、氟托化工、盈田工业地产一期等项目竣工,聚宝源等3户皮革企业整体搬迁入驻,新能源装机容量新增10万千瓦。国家级高新区、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挂牌,荣获“中国制革示范基地”称号。重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,与辽宁工大、上海有机所、大连化物所、四川大学等合作加深。
实施远东铜业等重大工业技改项目40个;新增超亿元企业20户;110户企业销售收入增长50%以上。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、高新技术企业5家。阜矿集团在稳定产量的同时,为全市稳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——现代农业示范带开局良好。示范带建设完成59.4万亩,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、扩大开放、构建科技金融平台、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突破。伊利饮料、新益达羊毛等项目投产,振隆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开工。新建、改扩建规模养殖小区63个。新增节水滴灌77万亩。农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%。高标准农田、农村土地整理完成23.5万亩。
面对严重旱灾,全市人民同心协力、奋力抗灾自救,加大结构调整、水源调度、人工增雨、劳务输出、保险理赔等力度,努力减少因灾损失、保障受灾群众生活。
——服务业加快发展。第三产业增速高于GDP1.5个百分点,占GDP比重提高1.7个百分点。中央商务区等11个集聚区总营业收入增长20.5%;温泉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30万人;太平文化旅游集聚区晋升省级行列。京都国际广场、世通物流园一期、浙江大厦等开业运营,紫金财富广场、亚欧国际建材市场等进展顺利。房地产投资130亿元,销售额64.2亿元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90亿元;盛京银行阜新分行、锦州银行阜新分行、阜新农商银行、阜新银行葫芦岛分行开业;新增2家保险机构、2家证券机构。
——城乡环境持续改善。实施十项环境工程。细河综合治理“543”工程全面展开,全流域生态稳步提升;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正式实施;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,164个行政村环境得到改善;蒙古贞污水处理厂二期开工,温泉新城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;封闭城区自备水源井284眼;实施主城区化工企业、铸造企业转移;完成14项发电企业脱硫脱硝除尘工程;沙化治理25万亩;煤炭物流园铁路项目获批。人工造林66.2万亩,新增城市绿地63万平方米。国家“双百工程”示范基地入驻企业达到46户。高德矸石山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展开。阜锦公路改扩建完成,沈彰开发大道通车。改扩建城市道路40条,完成6条街路雨水收集工程。
改造、新建农村公路545公里。改造城区地下管网103公里。巴新铁路新邱至大板段铺架完成;京沈客专征地动迁在全省率先完成,阜新段全面建设。
启动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》编制。玉龙、温泉等新城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稳步推进。
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效果明显,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有序,重点街路、小街小巷保洁水平实现提升,66个老旧小区居住环境、物业管理得到改善。
——各项改革有序推进。47户工业企业分立生产性服务业,四年任务当年完成。改革工商登记、企业年度验照制度,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.4万户。实现服务业水电气热与工业同价。完成公共资源交易607项。
全面启动政府转变职能和机构改革。取消、下放行政职权432项。撤销市级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466个。新进行政服务中心审批项目14项。公开财政预决算和“三公”经费。完成铁路、邮政、电信业营改增试点工作。整合118条投诉举报热线,开通市12345政府综合服务热线平台,率先完成省试点任务。
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,实施新一轮“集团帮村”工程,减少低收入贫困人口6.5万人。彰武县国家土地确权整县推进试点扎实开展,全市土地流转156万亩。新增农民合作社2570户、家庭农场126家。林改确权265万亩。省农村公路改革试点顺利推进。
——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改善。省、市39件实事全部完成。实施新一轮城镇棚改工程,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2611套,基本建成7360套。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4亿元。
实名制就业6.1万人。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。启动城镇居民大病保险。新农合筹资标准年人均达到400元。城乡低保、农村五保、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提高11%以上。
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、高专综合楼、卫校实训楼、辽西技师学院实训中心主体完工;海州区义务教育强区通过省验收。万人坑纪念馆维修保护工程全面推进。《查海》舞剧获得省艺术节银奖。电影《谁来陪伴我》在长春电影节获奖。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、社会养老院改造工程开工,市二院儿科综合楼投入使用。竞走、举重、篮球等项目在省十二运上名列前茅。改扩建134个社区和8个公安派出所办公用房。
建设标准化学校32所,新建、改扩建幼儿园15所,改造维修校舍28.2万平方米。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34个,改扩建乡镇卫生院38所。解决2.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。完成503个行政村亮化工程。建设公益性墓地23座。改造农村危房3786户。建成100个农村幸福院。
——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269个问题扎实解决。坚持向市委报告工作制度;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,214件建议、209件提案办复率、满意率100%。
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8号文件,明确了60项工作任务,逐条逐项推进落实。认真落实了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专项整改,开展了国务院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政策落实专项督查。落实了省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等政策。
“六五”普法、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。“五大系统”完成职能转交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完成。领导干部接访制度进一步完善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。平安阜新建设扎实推进。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稳步提高。市消防培训基地投入使用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发展,宗教工作和谐稳定。市民兵训练基地一期主体完工,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取得新进展。
面对经济发展新特征、新规律、新要求,创新工作举措,积极主动作为。围绕稳定增长,制定了支持国家级高新区发展、促进经济增长、促进投资增长、工业企业倍增计划等政策举措;围绕破解难题,实施了“政银保”金融创新、融资渠道拓宽、推行市场化运作、高层次人才平台搭建等创新举措;围绕工作落实,建立了领导包保产业、项目化管理、责任清单、绩效考评过程管理等落实机制;围绕规范管理,健全城市规划审批机制,实行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价格集体审定制度,明晰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,重新明确学区划分,强化专项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,促进政府工作效率提高、质量提升、执行力加强。
人防、民防、地方志、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,外事侨务、对台事务、青年事务、妇女儿童、残疾人、红十字会、慈善、老龄等工作开创新局面,国税、地税、电力、通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。
各位代表,过去一年,在国内经济“三期叠加”、经济运行周期性与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的大环境、大背景下,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。这是省委、省政府正确领导、大力支持的结果,是市委统揽全局、科学决策的结果,是市人大、市政协有效监督、鼎力支持的结果,是全市各族人民坚定信心、拼搏进取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全市各族人民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,向中省直单位、驻阜部队、武警和消防官兵,向所有参与、关心和支持阜新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与此同时,我们也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主要是:稳增长基础薄弱,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,传统产业持续低迷,接续替代产业支撑不足,新的增长点不够;统筹促进发展、改善生态、保障民生压力加大,项目引进难度增大,有效投资进度放缓,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较多,政府债务进入偿还高峰期,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加大,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民生任务繁重;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,服务业业态发展不均衡;政府系统个别部门服务意识薄弱、办事效率较低、创新能力不足、工作质量不高。对于这些问题,我们一定清醒认识、积极应对、认真解决。
二、2015年工作安排
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主动适应新常态、开创转型振兴新局面,是我市当前乃至长期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。适应新常态,要把握发展新内涵,既关注数量上增与减、速度上快与慢的统筹协调,更注重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、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、激活存量和优化增量的并举发力,在稳增长中讲质量、求效益,在促发展中转方式、调结构。适应新常态,要认识发展新特征,打破惯性思维,转变工作理念,创新工作举措,主动顺应新形势,积极体现新作为,努力开创新局面。适应新常态,要抢抓发展新机遇,把握东北全面振兴、“一带一路”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和央企、民企、沪企辽宁行的合作契机,挖掘新潜力,增强新动力,培育新增长点。
适应新常态,要贯彻发展新要求,推进国务院28号文件和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,以及省委、省政府新一轮突破辽西北政策措施落实,立足大局,顺势而为,积极作为,坚定不移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、转型升级。
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和中央、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,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,紧紧围绕转型振兴总目标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全民创业、万众创新为保障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全力抓好工业产业集群、现代农业示范带、服务业集聚区和城镇化建设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,努力开创转型振兴新局面。
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675亿元,增长6.1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.7亿元,增长2.1%;固定资产投资477亿元,增长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亿元,增长11%;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160元、11470元,分别增长9%。新的一年,我们要突出经济发展、改革创新、生态建设、惠及民生工作主题,更加注重稳定增长,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保持增长合理区间,统筹经济效益、民生效益、生态效益协调发展;更加注重改革创新,坚持改革驱动、市场驱动、创新驱动、开放驱动,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;更加注重结构调整,扩大增量调结构、激活存量稳增长,大力发展实体经济,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、接续替代产业壮大、新兴产业培育、现代服务业发展、新型城镇化建设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上培育新增长点;更加注重改善民生,量力而行,尽力而为,兜底线补短板,着力解民忧、惠民生、促和谐;更加注重工作落实,坚持实事求是、埋头苦干、攻坚克难,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完成。
(一)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,培育新的增长点
继续开展“项目建设年”活动。新开工投资五千万元以上项目200个,其中亿元以上100个;竣工投产200个。突出抓好三次产业重点项目建设,尽快形成大项目支撑、带动作用。在工业项目上,积极推进煤制天然气一期、远东铜业、大金提质改造、康博太阳能电池等项目竣工投产,加快宝钢建筑产业基地、鑫河LNG、国能煤焦油、中国航天液压、力达铸造二期等项目进程,开工建设东北特钢、凯莱英医药、天士力产业园等项目;以中天钛业项目为龙头发展钛产业;推动中国轻工业进出口总公司制革加工、中电集团变压器生产基地、中国清洁能源公司LNG等项目落地。在服务业项目上,推进紫金财富广场一期、香港豪德商贸城一期、亚欧国际建材市场、宝地·太阳广场等项目投入运营,加快兴隆CBD三期等项目建设,红星国际广场等项目取得新进展。在农产品加工项目上,推进振隆农产品加工等项目竣工投产,加快建设辉山奶粉、雨润畜禽产品产业园等项目。
深化合资合作。加快推进永生与徐工、环宇与中航等开展全面合作,支持企业在品牌引进、战略重组、海外并购、产业协作配套上实现突破。
提高项目工作水平。继续实行重大项目包保机制,及时解决问题,加快项目建设进度,确保尽快竣工、尽快转为企业。把握东北振兴政策落实、国家产业政策导向,包装储备一批重大项目。完善产业园区环境保护体系,严格环保准入。
(二)坚持以工业经济为支撑,推进产业扩规模、增效益
促进产业集群提升。全力推进煤化工产业集群发展,在加快现有项目建设的同时,着力引进建设一批主副产品配套项目。坚持液压产业集群整机化、高端化、品牌化发展,形成集聚效应,提升知名度。打造氟化工产业集群特色精细化工品牌,扩大产业影响力。提升皮革产业集群加工能力,建设劳动力转移就业集聚区。提高板材家居产业集群产品附加值,进一步发挥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用。推进国家新能源示范市创建工作。加快各类产业园区发展,实现水电气暖、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,研发检测、金融担保、交易网络等平台基本建成。
支持企业做强做大。新增超亿元企业20户;销售收入增长50%以上企业100户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5%。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创新,提高税收贡献率。
深化市矿合作,全力支持阜矿集团稳定产量、增加效益、多元发展,发挥对全市经济的骨干作用。
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,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产品,提高产品附加值,形成核心竞争力。改造升级装备制造、能源、建材等产业,促进产品创新、管理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。
积极培育新兴产业。以承接产业转移、龙头企业牵动为重点,引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。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建设,在产业升级、企业壮大、技术创新、品牌打造上实现突破。做好国家首批“两化”融合试点工作。
全力抓好经济运行。继续实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,坚持问题导向、因企施策、一企一策,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。开展政策、融资、人才、产品等对接活动,支持企业拓宽市场、扩大销售,研发适销对路新产品。
(三)坚持以示范带建设为载体,加快发展现代农业
扎实推进示范带建设。突出果品经济林、精品农业、高效农业、设施农业发展,新建示范带63.5万亩。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,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和致富带头人发展;加大农业开放力度,引进项目100个以上;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;着力培育特色品牌,积极打造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产品;加快科技信息、冷链物流、金融平台、专业市场等服务体系建设。
稳步发展传统农业。加快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,优化农作物布局,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。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,加强农业技术推广,增强避灾、抗灾能力。
继续推进畜牧业强市战略。新建、改扩建规模养殖小区50个,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方向发展。
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完成节水滴灌9万亩。实施高标准农田、农村土地整理46万亩。实现农业保险面积170万亩。推广农机具1万台套。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。
抓好扶贫工作。以现代农业示范带、“集团帮村”和驻村工作队为载体,创新“政银保”金融扶贫、互助式扶贫机制,实施精准扶贫,抓好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工作,减少低收入贫困人口5万人。
(四)坚持以集聚区建设为抓手,促进服务业提质升级
提高集聚区发展水平。培育壮大中央商务区、温泉旅游度假区等5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,充分发挥促消费、扩内需作用。促进各类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尽快建成。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。
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。推动现代物流、电子商务、信息科技等服务业加快发展。加快世通二期、皮革等物流园建设,开工建设煤炭物流园、大玉冷链物流等项目。
提升金融业发展水平。新增贷款70亿元;积极引进股份制金融机构及保险公司、证券公司;推进一批金融集聚项目;力争振隆、德尔上市;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管理。实施金融帮扶小微企业工程。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。
促进旅游业发展。做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,完善海棠山、瑞应寺旅游区建设。推进宝地温泉小镇等项目。扩大“中国玛瑙之都”、敖包文化等特色旅游品牌影响力。促进乡村旅游休闲消费。
(五)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保障,着力打造宜居环境
1、细河综合治理工程。推动“543”工程完工,实现细河断面水质稳定达标;重点做好绿化、湿地等生态建设,将细河沿岸打造成生态带;改造维护城市段,规划桥梁建设,完善基础设施、绿化美化等配套工程,营造良好休闲健身活动空间;启动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,着力打造生态怡人、环境优美、人水和谐的母亲河。
2、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工程。启动扬尘治理、生态绿化建设,实现残煤自燃、滑坡危害有效控制。通过今后几年的不懈努力,实施污染治理、生态建设、遗产保护三大工程,着力打造绿色生态、环境宜居的城市品牌。
3、空气环境治理工程。完成“蓝天工程”等大气污染减排工作。推进国家“双百工程”示范基地建设。完成热电企业脱硫脱硝除尘工程。推进建成区集中高效供暖,逐步取缔分散供暖锅炉。积极开展主城区粉煤灰、煤矸石、露天储煤场、尾矿等综合清理整治专项行动,实现扬尘有效治理、空气质量不断改善。
4、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。蒙古贞二期、氟产业开发区、温泉新城、津源二期、清源中水回用等投入使用,启动太平区等污水处理厂建设,完善经营保障机制,实现县区、重点产业基地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、稳定运行。划定集中式水源保护区,实施保护区内污染源清理。加强城区自备水源井关闭后续管理。
5、做好宜居乡村建设。以村容整洁为目标,以垃圾治理为重点,以健全管护长效机制为保障,实现全部行政村环境卫生整治达标,逐步形成一批宜居示范村。
6、抓好绿化沙化治理。完成人工造林12.4万亩、封山育林5万亩;沙化治理24万亩;城区植树12万株,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;闭坑矿山治理483亩,矿区绿化1000亩。
(六)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,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
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将地下管网改造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、保障工程,开展供热管网改造攻坚年活动,改造供热管网80公里,提高城市供热主管网保障能力;改造老旧住宅小区供水二次加压泵房10座;推进城市燃气危旧管网改造;巩固老旧小区管网改造成果。实施城市道路改扩建、街路整治、雨水收集工程。辽西危废处置中心投入使用。启动市垃圾处理厂三期工程,新建污泥处理池。开工建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。推进“数字阜新”建设。巴新铁路通车,启动通辽连接京沈客专彰武段快速铁路前期工作,配合京沈客专、辽西北供水、锦阜高铁路建设。
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。加快玉龙新城在建项目进度,促进一批商住项目尽快竣工、一批公共服务项目收尾并实施市场化运营;重点抓好教育、医疗、社会服务等公共设施建设,启动实验小学玉龙分校和幼儿园建设,推进博乐教育基地项目,优化玉龙新城学区划分,完善和提升市第三人民医院;加快京沈客专阜新站周边开发。温泉新城实现道路、公交和绿化、亮化等配套设施全面完善,初具规模形象。以完善城市发展布局、集聚效应提升为重点,做好老城改造。抓好县城和中心镇、重点镇建设,增强集聚能力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。以去库存、调结构、补配套为重点,加快续建项目建设,尽快转为功能完备小区,调动激活房地产市场,消化存量住房。
强化城市管理。牢固树立“三分建设、七分管理”的理念,防止“重建设、重投入、轻管理”现象,继续完善城市网格化、属地化管理体制,建立健全门前三包、卫生保洁、交通秩序、设施维护等管理制度,做到监管无盲区、责任无死角,并形成长效机制。坚持规划先行、市场化运作、项目化管理的原则,提高绿化、亮化、硬化标准和水平。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,着力打造干净整洁、绿色宜居、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。
科学编制规划。坚持分类指导、因地制宜、产城互动的原则,完成《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》、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》编制和《城市总体规划》修编。
(七)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,增强发展活力
加大简政放权力度。继续抓好上级行政职权下放承接工作,做到应放尽放。加强市级保留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、优化流程、提质提效。加大对下放县区审批事项的培训和指导,做到下放和承接运转顺畅。
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,进一步理顺权责关系,规范机构设置。重新制定市政府部门“三定”规定。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法人登记制度改革。进一步规范管理现有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。做好机构编制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。抓好各级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工作。组织推进“三证合一”。
深化财税体制改革。贯彻落实新《预算法》,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,严控财政新增支出和“三公”经费支出。严格执行市本级政府债务偿债准备金制度,全面落实“营改增”工作。巩固拓展现有税源,培育发展新兴税源,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和能力。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。启动实施公车改革。积极稳妥做好农村各项改革。
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,做好市县乡村四级土地流转平台建设,促进土地经营权公平、有序流转。发展市级专业合作示范社50家。抓实民生和社会事业改革。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。继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。做好公交运营改革和农村公路监督体制改革。
加快发展民营经济。扶持壮大中小微企业,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、公用事业、社会事业等领域。
不断强化工作创新。把创新体现在政策落实、决策执行、机遇把握上;体现在解决问题、破解难题、攻坚克难上;体现在产业升级、项目建设、企业运行、要素保障、生态建设、民生改善上;体现在效率提升、质量提高、服务优化上;体现在社会公认、群众满意上,发挥创新引领作用。
(八)坚持以开放为驱动,全面推进对外合作
锲而不舍抓招商促合作。紧紧抓住“一带一路”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京沈客专建设等机遇,以央企、民企、沪企辽宁行为契机,加强经贸合作、项目对接、产业配套、企业融合,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地。加大面向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,积极引进高端产业、优质项目、核心技术和总部经济。实际利用外资5700万美元(新口径),增长7.5%;内资到位338亿元,增长10%。
创新招商合作机制。主动适应新常态下企业投资需求,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对接合作。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,大力开展以商招商、专业招商、协会招商。推进招商制度化、常态化,深入开展驻地招商、自主招商、精准招商。规范清理现有招商政策。积极搭建“走出去”、“请进来”平台,优化投资环境,提高服务水平。
加强区域合作。深入参与“一带一路”、京津冀协同发展,主动融入虎扑体育经济区合作发展,全面推动与蒙东地区一体化发展。
促进外经外贸合作,搭建企业产品、技术合作平台。培育省级出口基地,丰富出口产品,扩大出口规模。出口总额3.1亿美元,增长5%。
(九)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,统筹社会事业发展
全力办好市25件民生实事(附后),确保当年实施、当年完成、当年见效受益。全面落实省政府确定涉及阜新的实事工程。
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.4万套以上,新开工棚改工程1000套。改造农村危房2600户。
着力培养和引进专业型、适用型、技能型人才,发挥好高层次人才平台及政府顾问作用。深化市校合作,促进辽宁工大科技和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。
千方百计保持就业稳定。做好高校毕业生、困难群体就业工作,全年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4万人。完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。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。健全城镇居民、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。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功能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。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投入使用。
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,加快文化产业发展。完成万人坑纪念馆维修保护工程建设,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。推进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、社区书屋建设工作。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。
提高全市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。市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投入使用,市中心血站、卫生监督所主体完工。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。新农合筹资标准年人均达到460元。继续做好农村改厕工作。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网络,促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。做好篮球品牌赛事活动,提升“篮球名城”品牌影响。
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完善妇女创业就业服务体系。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。促进各级慈善事业健康发展。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。推进国家进村入户信息服务工程。建设“农超对接”社区便民连锁店10家、“新网工程”示范店10家。
继续推进平安阜新建设,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。深化矛盾纠纷排查,强化信访积案化解力度。全面贯彻落实新《安全生产法》,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。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支持民族地区快速发展。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,增进民族团结。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。做好第九届社区换届选举工作。科学编制“十三五”规划。
(十)坚持以依法行政为准则,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严格依法行政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、省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,确保政令畅通、令行禁止。坚持定期向市委报告工作制度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询问和政协民主监督、评议,强化审计、监察、司法等专门监督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、舆论监督。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,切实提高办理质量和满意率。深入落实依法治市要求,坚持法不授权不可为、法定职责必须为,坚决纠正不作为、乱作为,坚决克服懒政、怠政,坚决惩处失职、渎职。完善依法决策机制,推进决策集体审议制度。坚决做到“讲诚信、懂规矩、守纪律”,政府作出的承诺,必须一一兑现、逐项交账。深化政务公开,建立政府权力清单、负面清单、责任清单制度。
促进提质提效。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适应新常态、引领新常态的硬手段、硬措施,转变工作理念,创新思维方式,推动政府工作取得新成效。坚持高标准、高质量推进工作,做到过程与结果、效率与质量、成本与效益相统一。倡导雷厉风行、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,加强工作项目化、精细化管理,以时限倒逼进度,以目标倒逼责任,有序限时推进落实。优化行政服务中心功能,抓好网上审批平台建设,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、办事质量、服务水平。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,促进动态考核、过程管理、结果评估科学。
坚持务实为民。保持尽职尽责、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,在经济运行、产业发展、项目建设上锲而不舍,在生态建设、民生改善、社会和谐上尽心尽力,在问题解决、工作落实上善于攻坚。坚持实事求是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,抓工作、谋发展要算好良心账、民心账、效益账,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。树立正确政绩观,既立足当前、干好当年,更筑牢实体经济、生态建设等长远基础。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,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群众工作,真正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充分发挥市12345政府综合服务热线平台作用,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,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。
恪守廉洁奉公。继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、市委十项规定,自觉履行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推进作风建设规范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。厉行勤俭节约,反对铺张浪费。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,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。开展行业纠风专项治理。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,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。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,努力打造克己奉公、勤勉尽责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,营造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。
各位代表,加快转型振兴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让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,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,坚定信心,奋发有为,适应新常态,推动新发展,为实现转型振兴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!
版权所有:辽宁省人民政府 | 主办单位: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|
地址:虎扑体育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| 邮编:110032 |
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| 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 |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| 联系邮箱:mhwz@ln.gov.cn |